- 種子專題
種子專題
2025/01/26 《諮商心理師-曾凱翎》張承澤 選手 運動員的故事11
運動員的故事11- 張承澤 選手
承澤選手畢業於北部桌球名校-內湖高工,曾取得全中運桌球團體金牌,目前就讀高雄師範大學體育學系。
談起自己的運動生涯,他投入桌球已十一個年頭,剛開始是因為小時候視力不好,想藉著這項運動來調節改善,沒想到進入球隊後看到許多同齡的小朋友及學長姐們竟然可以把桌球打得如此出神入化,他心底暗自下了決心,總有一天要跟他們一樣,所以在小學三年級就毅然決然投入校隊訓練,成為一名科班隊員。
他提到從小父母灌輸他書中自有黃金屋的觀念,唯有學習成績好,未來才可能一片光明,無奈自己就是個「學渣」,讀書總是事倍功半,再怎麼努力都難開花結果,好在小學加入球隊後,從比賽的勝利中找回信心,他覺得自己並非一無是處,更在訓練中學到自律、態度及待人的禮貌。
或許是因為社會的氛圍與運動員出路的狹窄,爸媽要求他國小畢業後放棄打球,到升學的國中好好讀書才是正軌,他順從父母之意埋首書堆,但到了國三會考前,學業成績還是說明了一切,他不得不尋找其他出路,與父母討論後,決定重回球場、繼續拿起球拍奮鬥。
剛進入高中時,國中三年沒練球的空窗期影響巨大,球技與隊友的差距不是三兩天的訓練就能彌補回來,他在升高一的暑假咬牙死命練習,從早上九點練到晚上九點,一刻都不間斷。
雖然練球很辛苦,但他清楚已經沒有任何時間可以浪費,當時只想儘快追上隊友腳步、找到自己在隊伍中的位子,不想在日後比賽中成為隊上的累贅。
暑假結束後,他的努力得到了回報,順利成為隊上固定的雙打選手,並在大大小小的比賽中替球隊立下汗馬功勞。
他提到印象最深的一場比賽,是高二時的全中運團體決賽,當時他們遇上強敵松山家商。
賽前一個月他早已枕戈待旦、磨刀霍霍,把自己的身心狀態調整到最好,除了例行體能訓練之外,他腦中轉的思緒都是如何贏得勝利,而且對手比賽的影片也早已看了無數次,充足的準備讓他信心爆棚,期待在賽場上一舉擊潰對手。
無奈真正上場後卻事與願違,被橫掃的尷尬,令他意識到原來自己還有諸多不足,無論是球技、心態上的調整還是比賽中的抗壓性,都遠遠不及對手,最終只得飲恨吞敗。
不甘心無法替球隊上拿下那場重要的勝利,高中最後一年他把所有心思都放在雙打,高強度練球的汗水與淚水不斷灑在球場上,但他持續朝夢想前進,不想錯過任何進步的機會,只害怕在高中回憶裡留下任何遺憾。
終於到了高中最後一年的全中運團體決賽,遇到南部桌球強權-福誠高中,經過一番激戰他們取得二比一領先的優勢。
擔任第四點雙打的承澤選手上場了,他在腦中不斷地提醒自己,「去年的錯誤萬萬不可再犯」、「機會只剩最後一次」、「不管領先幾顆球都不能鬆懈下來」、「一定要幫助球隊拿下最重要的一點」,這些警語不斷在他腦海裡循環播放。
記得最後一顆球贏下來後,隊友們衝上來放肆慶祝,那時他才意識到,真的辦到了!
以前常有人問他,為何不在舒服的教室裡坐著吹冷氣,要選擇去熱死人的球場練球?
這個問題或許當時難以回答,但現在他體會到「做自己擅長的事,就是通往成功的最快捷徑!」
就算前方有許多未知與艱難,也要找出自己的熱情與優勢。
目前還是大學生的承澤選手,寒暑假時會固定回母校民權國小指導學弟妹打球,他提到在成為一名選手的路上,真的要感謝每一位教練的用心指導,他希望能將技術與經驗分享給學弟妹們,並教導他們態度及品性勝過一切。
對於未來畢業後的展望,他希望能擔任桌球教練,讓更多小朋友認識桌球並熱愛桌球。
(備註:本文之內容由受訪者確認同意後登出,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諮商心理師-曾凱翎授權
資料來源:諮商心理師-曾凱翎 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