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子專題

2025/01/26 《諮商心理師-曾凱翎》邱昱智 選手 運動員的故事12



運動員的故事12-邱昱智 選手

畢業於北部桌球強權-松山家商的昱智選手,來自桃園,左手直拍打法,曾獲選18歲青少年國手,目前為台北松山家商桌球教練。

談起剛開始接觸桌球的契機,他說因為從小身體不好,三天一小病、五天一大病,媽媽為了讓他強健體魄,所以才加入桌球隊,但在接觸桌球之後,他漸漸愛上這項運動。

國二那年因為球隊解散,輾轉到了台北麗山國中訓練,原以為只是換個地方繼續追夢,但因為轉學緣故,當時很多比賽都不能參加,在無法取得競技成績、學業成績又欠佳的狀況下,父母希望他能及早轉換跑道,回來桃園讀書當一般學生就好。

但對於當時胸懷大志的昱智選手來說,父母的想法無疑是對自己競技能力的否定,他開始與父母陷入冷戰,直到有一天自己鼓起勇氣跟父母達成協議,如果到國三還打不出成績就乖乖回桃園唸書,但若真的打出來了,就不再阻撓他的桌球夢。

好不容易捱到了國三總算得以解禁參賽,經過多年沈潛的他終於迎來爆發,獲得當年全中運桌球男子團體及男子單打雙料銀牌的佳績,這場勝利代表的不只是對自己能力的肯定,更令他得以延續對桌球的熱情夢想。

轉眼到了高中,許多選手由於身體素質以及其他技術方面都開始大幅成長進步,他單面直板的打法在技術層面上處於劣勢,多次比賽的失利讓他開始質疑自己是否還有競爭力?

自信心逐漸被侵蝕與崩落,他開始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低潮,甚至在心態上開始怨天尤人,原本教練還看好他能代表球隊參加全中運,但自己卻內心崩盤、對外比賽表現差勁,加上練球期間常常埋怨自己,認為自己失敗都是因為直板打法的天生劣勢,後來有近一年半的時間完全沒機會下場表現。

直到一天,有個亦師亦友的教練找他聊聊,談到了當時的低潮,教練跟他說:「一個運動員在賽場上如果沒有取得勝利的信心,那乾脆比賽開始前直接棄權還比較實際;如果只是一直思考自己的劣勢,不如去思考怎麼用自己的特色去彌補它。」

這席話深深烙印在他的心裡,從那天之後,別人訓練一組多球,他就訓練兩倍的量甚至更多,清晨五點就與隊友相約晨操,就這樣慢慢拾起了曾經散落一地的信心。

所有的努力終於在高二時開花結果,以單面日式直拍打法之姿,在國手選拔賽場上橫掃眾多強敵,如願摘下青少年國手頭銜。

憶起過去,昱智選手感謝一路上指導過他的教練還有跟自己一同打拼的夥伴,如果沒有這些貴人,自己也無法走到今時今日。

他謙虛地提到,或許自己成績並不拔尖,但希望在擔任教練時,能利用自身的經驗幫助學生。

對於未來,他仍利用教球空檔努力準備教師檢定,希望之後能成為一名體育教師,除了薪水穩定外,也能持續協助球員提升球技與推廣桌球。

(備註:本文之內容由受訪者確認同意後登出,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諮商心理師-曾凱翎授權
資料來源:諮商心理師-曾凱翎 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