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種子專題
種子專題
2025/01/30 教練,如何活化資源名單 ?《運動訓練讀書會》

📚教練,如何活化資源名單 ?
📖(陌生 ->熟客 三部曲)
🚩資源稀少,客戶難尋
「這個月,來到店裡的客人只有15個」工作室教練喃喃;
「這個月我只拿到2個新名單~」俱樂部教練抱怨著;
「我不知道怎麼招生,只好佛系招生」自由教練唸到;
客戶名單缺乏,招生不易,是許多人心中永遠的難題。
🚩銷售漏斗理論
✳️要如何提高「來客數」跟手邊學生的數量呢?
有人提出「銷售漏斗」理論,也就是建立一層一層的客戶篩選機制,先以簡單易入門的商品與服務帶出後面的潛在客戶,然後最後成交最高級與高利潤的商品/服務。
沒有錯,以長期的銷售渠道的模型來看,「銷售漏斗」的打造有其必要,但是對於企業體小、量能小的個人或單位, 「銷售漏斗」的門檻會在一開始就讓他們無法跨越。
因為如果按照層層篩選的方式反推,我們要獲取10名客戶,那麼意味著我們要先觸及1000人,或是得到100人的名單,才能對其進行行銷銷售,發揮影響力。
🌀銷售漏斗的缺點 : 效益產生時間長
所以這本身就有其難度,而且即使真的完成其渠道的打造,也需要很長一段時間,可謂曠日廢時。
這對於小企業、個體戶工作者來說,他已經餓死了…
🚩短期務實作法
所以顯然,長線模型長這樣,但短期做法絕對不能這樣幹。
✳️那身為個人工作者( 一對一服務)的我們,該怎麼做呢 ?
答案是 : 「資源再利用」。
有多少人在接觸完陌生客戶後,確認不買後就任其離開,後續也不再追蹤,所以他需要一直不斷找新的客戶,要接觸的客戶基數就很大,當周邊涉獵已滿,就得向外擴張,也因為尋找客戶的腹地變大了,要花的時間也就變多了。
所以,即使採取「銷售漏斗」原則,也會越做越累。
🚩「跨理論」行為改變過程
這時候「資源再利用」就很重要。
因為多數人對於一個品牌(個人)產生興趣與好奇,是需要時間的。這也是為什麼多數公司都會打「廣告」,是期盼自家的業務員在接觸到客戶時,已降低客戶的陌生感,提高銷售的成交機率。
那我們這些連廣告都沒有在打的個人,在客戶接觸到我們第一次,是否也能給彼此再一次的機會。
根據「跨理論模型」指出:「人們要採取實際的行動,並養成習慣,產生品牌忠誠度,會有5個階段,分別如下:「思考前期、思考期、準備期、行動期、維持期」。

🚩從人性出發
當潛在客戶走出家門,正式碰面與接觸後,即使過程非常順利,感受也很好,還是有可能不會當下立即購買。
你需要的是更具備耐心,持續與其接觸,保持良好關係,透過一段時間沉澱,客戶最終會走向「行動期」(做出購買決定)。
不希望自己的「韭菜」被別人割走,自己成為市場的先驅與耕耘者,而非收穫者。那麼,保持永續不斷的曝光與影響力,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提高獲客」有三個步驟:
🔸1.獲得名單與潛在客戶對象
🔸2.轉介紹推薦 ( 業務員複製 )
🔸3.資源再利用
🚩複製你的業務員
🔸第一步:也就是先拿取第一波基礎客戶名單,與之接觸,並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二步:促使客戶能願意為你轉介。
有時候來體驗你服務的人,不會直接成為你的客戶,但他認同你的話,還是會為你介紹。
就好像你的親朋好友不是你的客戶,但會為你轉介生意。
複製更多的「業務員」協助你推廣個人業務,這點,身為「個人品牌經營者」來說,非常重要。
🚩多層次反覆銷售
🔸第三階段,就是讓他們能持續與你接觸,例如:把他們重新約回來、雙方加 Line、社群媒體經營(IG、FB)保持曝光,都是可以讓對方在需求產生時,第一個想到你~~~。
✳️你可以採取的實際做法有 :
🔹1.提供inbody複檢、重複體驗教學的服務 ( 間格一段時間 )
🔹2.發售公關票、體驗卷,請對方幫忙轉贈。
🔹3.曝光渠道: 社群媒體,定時發送有用資訊,與日常關懷。
這樣,你學會了嗎 ?
由運動訓練讀書會授權轉載
資料來源 : 運動訓練讀書會 FB粉絲專頁